(说明:为增强讲座效果,网校特将讲义中的例题答案隐藏。您也可进行重新设置:>> 显示答案 >> 隐藏答案

第四章
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的分配
本章重点内容
本章是成本会计教材的核心章节,主要内容是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的分配。本章重点阐述了在产品及其数量的核算、生产费用在本期完工产品与期末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的七种方法等有关内容。
第一节
本节考核要求见p.15
生产费用经过一系列的分配、汇总后,应计入产品成本的各项费用,按成本项目全部归集在“基本生产成本”账户及其所属明细账中,见教材p.102、p.103表4—1、表4—2所示。
    在“基本生产成本”账户借方归集的产品生产成本,①如果期末产品全部完工,所归集的生产费用,就是该种完工产品的成本;②如果期末既有完工产品又有在产品,就需将期初在产品费用与本期发生的生产费用之和,在本期完工产品与期末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
    本月完工产品成本和月初、月末在产品成本与本月生产费用之间的数量关系表示为:
月初在产品成本+本月生产费用=本月完工产品成本+月末在产品成本 
   上述公式中,等式左边是本月生产费用与月初在产品成本之和,是已知数额。一般分配方法有两类:①一类是将公式左边的两项费用之和在完工产品成本和月末在产品成本之间按一定比例进行分配,同时确定完工产品成本和月末在产品成本;②另一类是先采用一定的方法先确定月末在产品成本,进而确定完工产品成本。
即:本月完工产品成本=月初在产品成本+本月生产费用一月末在产品成本 
由此可见,各月末在产品的数量或费用的大小以及在产品数量或费用变化的大小,直接影响完工产品成本的计算结果。因此,无论采用哪一类分配方法,都必须正确组织在产品收发结存的数量核算,取得在产品动态和结存的数量资料。
 一、在产品的含义
  企业的在产品是指没有完成全部生产过程,不能作为商品销售的产品。在产品有狭义和广义之分。广义在产品是从整个企业来定义的,即没有最终完工并验收入库的。而狭义在产品是从某一生产车间或某一生产步骤来定义的,即:本车间(或本步骤)没有完工的才是在产品。
以下不属于在产品:①对于不准备在本企业继续加工.等待对外销售的自制半成品.应作为商品产品,不应列入在产品范围之内。②不可修复的废品也不应列入在产品之内。
二、在产品数量的核算
在产品实物数量的核算,主要包括在产品收发结存的日常核算和在产品的清查两项工作。
    (一)在产品日常收发结存的核算
在产品收发结存的日常核算,通常是在车间内按产品品种和在产品的名称(如零件、部件的名称)设置“在产品收发结存台账”进行核算,以便用来反映各种在产品的收入、发出和结存的数量。实际工作中,这种账簿也叫在产品台账
(二)在产品清查
为了核实在产品数量,进行在产品收发结存数量核算的同时,必须对在产品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清查盘点,以达到在产品账实相符,保护在产品的安全完整。
    发生在产品盘盈时,应借记“基本生产成本”科目,贷记“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科目;经批准,按照规定转销时,应借记“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科目,贷记“管理费用”科目。
发生在产品盘亏和毁损时,应借记“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科目,贷记“基本生产成本”科目;经批准,按照规定转销时,应根据不同原因和责任。分别予以处理,从“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科目的贷方转入各有关账户的借方。
按管理权限报经批准后,根据造成在产品盘亏或毁损的原因,分别以下情况进行处理:
    (1)属于计量收发差错和管理不善等原因造成的在产品短缺,应先扣除残料价值、可以收回的保险赔偿和过失人赔偿,将净损失计人管理费用。毁损在产品的残值,借记“原材料”或“银行存款”科目。
    (2)①属于车间正常的生产损耗,应借记“制造费用”科目;②属于经营性损失,应借记“管理费用”科目;③属于过失人或保险公司赔偿的损失,借记“银行存款”或“其他应收款”科目。
(3)属于自然灾害等非常原因造成的非常损失,应先扣除处置收入(如残料价值)、可以收回的保险赔偿和过失人的赔偿,借记“营业外支出”科目。
第二节 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的分配方法
   本节考核要求见p.15~ p.16
 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的分配,是产品成本计算工作中重要而复杂的问题。企业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合理简便的方法。企业应根据①月末结存在产品数量的多少,②月末在产品数量变化的大小,③月末在产品价值的大小,④在产品成本中各项费用比重的大小,⑤以及企业定额管理基础工作的扎实与否等方面的因素,采用适当的分配方法将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问进行分配。
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的分配,常用的分配方法有:(七种,均应掌握)不计算在产品成本法、在产品按年初固定成本计算法、在产品按所耗原材料费用计算法、约当产量法、在产品按完工产品计算法、在产品按定额成本计价法和定额比例法。
 一、不计算在产品成本法
①概念:不计算在产品成本法,又称在产品不计价法。这种方法是指不计算月末在产品成本的方法。
②适用性:如果企业各月末在产品数量很少,价值很低,且各月在产品数量比较稳定。   
即,某种产品每月发生的生产费用,全部由该种完工产品负担,其每月生产费用之和就是每月完工产品成本。
    【例4—1】某企业生产甲产品,每月末在产品的数量较少,不计算在产品成本。本月发生生产费用50 000元,其中,直接材料费用35 000元,直接人工费10 000元,制造费用5 000元。本月完工产品400件,月末在产品3件。
    要求:计算甲完工产品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
解:完工产品的总成本=50 000(元)
完工产品的单位成本=50 000÷400=125(元)
二、在产品按年初固定成本计价法
    ①概念: 在产品按年初固定成本计价法是指月末在产品成本按年初固定的在产品成本计价的方法。
②适用性:如果各月末在产品数量较少,或者虽然在产品数量较多,但各月之间在产品数量变化不大.
即,本月发生的各项生产费用全部由该种产品的完工产品负担,就是本月完工产品的成本。
采用这种方法,在每年年末,应根据实际盘点的在产品数量,重新计算在产品的实际成本,重新确认下一年度的在产品成本的年初固定数。
【例4—2】某企业生产乙产品,每月末在产品的数量较大,但各月末在产品数量变化不大,在产品按年初固定成本计价。年初在产品固定成本为:直接材料费用5 000元,直接人工费2 000元,制造费用l 000元。本月发生生产费用:直接材料费用45 000元,直接人工费用l8 000元,制造费用8 500元。本月完工产品200件,月末在产品25件。
    要求:计算本月乙完工产品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
解:乙完工产品的总成本=45 000+18 000+8 500=71 500(元)
乙完工产品的单位成本=71 500÷200=357.5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