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为增强讲座效果,网校特将讲义中的例题答案隐藏。您也可进行重新设置:>>
显示答案 >>
隐藏答案)
内容概要: 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形成和发展;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和重要意义;贯彻实事求是思想路线,解放思想,不断推进理论创新,走自己的路,发展中国行色社会主义。
第一节 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形成和发展
一、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形成和确立
1. 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路线又称为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同中国共产党思想路线的核心是完全一致的,都是实事求是。
2.一个党的思想路线,其实质是一个党用什么样的世界观、方法论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就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立党哲学根据。根据这样的世界观、方法论,我们党在领导革命过程中形成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3.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在1929年6月写的一封信中分析红四军存在着种种错误思想的原因时第一次使用了“思想路线”这一概念。1930年5月,毛泽东在《反对本本主义》中提出了“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的著名诊断,把开展调查研究、从中国实际情况出发,作为思想路线的基础。表明我党已经自觉地把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运用于党的实际工作中的具体体现,标志着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初步形成。
1937年,毛泽东撰写了《实践论》、《矛盾论》等著作,深刻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和辩证法,批评了主观主义特别是教条主义的错误,为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奠定了理论基础。1941年5月,毛泽东在《改造我们的学习》报告中,对实事求是的含义作了马克思主义的界定,同时他还将能否坚持实事求是,提到了有没有党性或党性纯不纯的高度。
二、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和发展
革命时期我们认识了马克思主义并且运用于来指导革命,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但是,新中国成立后,由于认识上的偏差,曾经使我党和国家建设走了很大的一条弯路。
1.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继续强调实事求是,他指出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的原则。在《论十大关系》、《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等著作中,他初步总结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提出了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任务。在全面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他曾针对“大跃进”的“左”的错误,号召全党“大兴调查研究之风”,把实事求是的精神恢复起来;强调人的正确思想只能从社会实践中来,而且只有经过实践人检验,才能证明其是否反映了客观外界的规律。但是,这一时期,毛泽东在实际工作中偏离了他自己倡导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因此,思想路线的问题并没有真正解决。
2.“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在结束后,在国家向何处去的重大历史关头,邓小平首先抓住思想路线的拨乱反正这一关键环节,大力提倡实事求是。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前,邓小平以马克思主义者的非凡胆略和科学态度,批评“两个凡是”,即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维护,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的遵循。他指出“两个凡是”既不符合马克思列宁主义,也不符合毛泽东思想,他强调毛泽东思想是一个科学体系,必须准确地完整地加以理解。
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是正确的,但是,毛泽东个人的思想和行为尤其是他晚年的脱离实际,就犯了错误。我们必须辩证的看待他。不能神话毛泽东。
邓小平对“两个凡是”的批评,成为其后开始的关于真理标准问题讨论的先声。1978年5月,中央党校《理论动态》第60期发表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文,不久《光明日报》以特约评论员的名义公开发表,由此引发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邓小平支持了这场讨论,并把讨论引向深入。邓小平指出,关于实践是检验真理唯一标准的讨论,实际上也是要不要解放思想的讨论。
在1978年11月至12月召开的中央工作会议上,邓小平作了题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重要讲话,特别强调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重要意义。这个讲话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一个宣言书。随后,以这一讲话精神为指导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在倡导和确立实践是检验真理唯一标准的同时,邓小平对实践标准进一步深化和具体化,提出了生产力标准。
1992年春天,在南方谈话中,邓小平明确提出了“三个有利于”判断标准,即要以是否有得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为判断改革和一切工作是非得失的标准。
“三个有利于”判断标准是对生产力标准的坚持和发展,在“三个有利于”标准中处于基础地位的是生产力标准,综合国力增强是生产力发展的宏观表现,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和体现。“三个有利于”标准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产物,同时它对于我们进一步解放思想,排除各种“左”的思想干扰,推进改革开放事业,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3.在重新确立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和推进改革开放的进程中,邓小平丰富和发展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主要表现在:第一,科学地概括了“实事求是”在整个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体系中的重要地位。邓小平明确指出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基础”,“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第二,科学地阐述了实事求是是与解放思想的一致性。解放思想,就是使思想和实际相符合,使主观和客观相符合,就是实事求是。没有思想的解放就没实事求是,解放思想的目的就在于实事求是,必须把二者统一起来。第三,深刻阐述了坚持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大意义。邓小平认为,思想路线问题是政治问题,是个关系到党和国家前途和命运的问题。思想路线是确定政治路线的基础,不解决思想路线问题,不解放思想,正确的政治路线就制定不出来,制定了也贯彻不下去。
4.1992年,江泽民在党的十四大报告中指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邓小平创立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精髓,是党永葆蓬勃生机的法宝。2002年,他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坚持党的思想路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我们党坚持先进性和增强创造力的决定性因素。党的十六大以后,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一再强调,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我们党适应新形势、认识新事物、完成新任务的根本思想武器。2004年1月,胡锦涛在中央纪委第三次会议讲话中指出,必须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2007年10月,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进一步指出,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我们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滞,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被任何干扰所惑,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广,让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放射出更加灿烂的真理光芒。
第二节 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和重要意义
一、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
(一)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及其相互关系
在1982年9月召开的党的十二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明确指出:“党的思想路线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1.一切从实际出发
一切从实际出发,就是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在研究中国实际中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而不是从“本本”中寻找出解决中国问题的答案。对立的思想是“本本主义”
2.理论联系实际
理论联系实际,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指导实践,解决实际问题;在实践的基础上,创造新的理论,发展理论。实践论的意义重大。
3.实事求是
实事求是,就是从客观实际出发,按照事物本来的面貌认识事物,并透过现象看本质,努力把握事物内在的联系和发展规律,从而做到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具体如何做的启示。
4.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就是一切科学的理论都是从实践中来,又回到实践中接受检验,这一过程往往要经过由实践到理论,由理论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够完成。是党群众工作方法的来源(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综上所述,思想路线的四个基本内容是一个有机的统一体。四个方面既各有侧重,又紧密联系,互相联结,互相补充,而最核心的是实事求是,它是思想路线的实质。一切从实际出发,是思想路线的前提和基础。理论联系实际,是思想路线的途径和方法。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思想路线验证的条件和目的。
(二)围绕四个方面内容的一些问题
1.怎样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
(1)一切从实际出发,就是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在研究中国实际中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而不是从“本本”中寻找出解决中国问题的答案。
(2)中国目前最大的实际就是中国目前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不能脱离这个实际。第一,要尊重和承认客观事实,努力排除个人的主观随意性。第二,要全面地看问题,决不能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以偏概全。既要看到中国贫穷,也要看到法制速度很快,要乐观。第三,要发展地看问题,决不能静止地僵化地看问题。要看到党内的错误出现,也要看到处理的好的做法。第四,要把现象当作入门的向导,通过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科学分析,揭示出事物的本质。也就是日常说的透过现象的本质,正确看待现在我国的贫穷,但是,发展潜力很大。
2.怎样贯彻理论联系实际?
(1)含义界定:理论联系实际,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指导实践,解决实际问题;在实践的基础上,创造新的理论,发展理论。
(2)如何做:第一,重视理论指导实践的作用。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指导实践,解决实际问题,使实践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第二,重视实践对理论的基础作用。任何理论都是在实践经验基础上形成的,实践是理论的源泉,离开了实践,理论就成为空中楼阁,即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失去了价值。第三,重视理论的创新。理论在与历史、现实的实际联系中,要进一步发展和创造出合乎中国需要的新理论。
毛泽东把理论和实际相联系比喻成“有的放矢”。他说:“矢”就是箭,“的”就是靶,放箭要对准靶。马克思列宁主义之箭,必须去射中国革命之的。
3.在改革开放的历史起点上,怎样做到实事求是?
(1)实事求是,就是从客观实际出发,按照事物本来的面貌认识事物,并透过现象看本质,努力把握事物内在的联系和发展规律,从而做到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基本概念的东西必须把握
(2)第一,要做到实事求是,必须解放思想。邓小平指出,我们讲解放思想,是指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打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解放思想,就是使思想和实际相符合,使主观和客观相符合,就是实事求是。不解放思想,教条主义盛行,就不可能做到实事求是。
第二,要做到实事求是,必须与时俱进。江泽民指出,与时俱进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要坚持一切从发展变化着的实际出发,把马克思主义看做是不断随着实践发展而发展的科学。
第三,要做到实事求是,必须求真务实。胡锦涛认为大兴求真务实之风,就是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不断深化对事物本质的认识,使实事求是落到实处。
党在不同时期根据不同实践环境和具体任务,针对在贯彻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分别突出强调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求真务实等,其目的和归宿,都是实事求是。它们既反映了党的思想路线的实质的一脉相承性,又体现了结合实践发展在具体表现方面的时代特征。
由于实事求是是党的思想路线的实质和核心,我们通常把党的思想路线简明概括为“实事求是”,把党的思想路线称做是“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4.如何做到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呢?
(1)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就是一切科学的理论都是从实践中来,又回到实践中接受检验,这一过程往往要经过由实践到理论,由理论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够完成。
(2)首先,坚持理论要接受实践的检验。凡是经过实践多次的检验,证明是正确的基本理论,必须坚持用它来指导我们的行动。其次,坚持在实践中发展理论。当原有理论中某些结论同新的实践产生矛盾的时候,就不能以原有的某些结论来指导新的实践,而应该由实践赋予原有理论新的内容,敢于抛弃不合时宜的旧观念,以实践的发展来推进理论的创新。
二、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要意义
第一,实事求是思想路线,是关系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前途和命运的根本问题。坚持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中起决定作用。
第二,实事求是思想路线,是中国共产党制定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的政治路线、组织路线和各项方针、政策的基础。我们制定方针政策等不能偏离实事求是。
第三,实事求是思想路线,是中国共产党在新世纪探索执政规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强大的思想武器。不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是中国共产党保持先进性、巩固执政地位,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发展所必须解决的基本问题,是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推向前进的必然要求。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人对三大规律的认识不断深化,形成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理论成果。这是中国共产党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的结果。
第四,实事求是思想路线,是中国共产党永葆先进性和增强创造力的决定性因素。中国共产党的先进生,是区别于其他一切政党的根本特征之一,是一个关系党的性质和历史地位的根本问题,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根本要求。创造力,是党永远保持活力的根本因素。能否永葆党的先进性和创造力,关键在于是否坚持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做到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
第三节 坚定不移地贯彻实事求是思想路线
一、解放思想,不断推进理论创新
1.马克思主义始终保持了它的旺盛生命力,发挥着巨大的影响。其原因在于马克思主义不是一成不变的教条,而是随着时代、实践和科学的发展,不断解放思想、不断创新的科学理论。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曾明确指出,理论是行动的先导,没有正确的革命理论指导,就没有成功的革命运动;正确的理论一旦为群众所掌握,就会化为改造世界的巨大物质力量。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体系。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不断发展,它必将不断开出绚丽的创新之花,结出丰硕的理论之果。
2.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怎样进一步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
第一,理论创新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为基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必须坚持,老祖宗不能丢,丢了就会丧失根本、迷失方向。
第二,理论创新必须同实际紧密结合,在新的实践基础上进行理论创新,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实践在发展,改革在深化,社会在前进,后人超前人,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我们一定要适应实践的发展,以实践来检验一切,创造出符合实践发展的新理论。
总之,必须大力推进理论创新,不断赋予当代马克思主义鲜明的实践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使马克思主义理论不断向前发展,始终保持旺盛的生命力。
二、实事求是,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的路
怎样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旗帜,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就必须始终不渝地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做到“四个坚定不移”。
第一,必须坚定不移地继续解放思想。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解放思想是实事求是的前提条件。所以,胡锦涛把解放思想作为党的思想路线的本质要求,作为我们应对前进道路上各种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开创事业新局面的一大法宝。因此,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解放思想,转变思维方式,把我们的思想从教条主义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从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束缚中解放出来,开拓创新,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和新局面。
第二,必须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改革开放30年以来证明,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
第三,必须坚定不移地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科学发展、社会和谐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科学发展、社会和谐,反映了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体现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我们要把科学发展、共建和谐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通过科学发展增加社会物质财富、不断改善人民生活,通过科学发展保障社会公平正义、不断促进社会和谐,真正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第四,必须坚定不移地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党和国家到2020年的奋斗目标,是全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必须坚定不移地为之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