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为增强讲座效果,网校特将讲义中的例题答案隐藏。您也可进行重新设置:>> 显示答案 >> 隐藏答案

  第一部分 考情分析

  本章主要分析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即所有制结构。全章共分三节,在第一节中,主要从总体生分析我国的所有制结构,说明实行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必然性。在第二节中,主要分析了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各种形式,说明必须对公有制经济进行改革和完善。在第三节中,主要分析了几种非公有制经济,说明它们的作用与特点。

  第二部分 本章重点

  (1) 所有制结构的内涵 (2) 我国所有制结构的历史沿革 (3)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有制结构形成的客观依据 (4) 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5) 我国公有制经济的实现形式 (6) 公有制经济的改革与完善 (7) 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8) 非公有制经济的具体形式

  第三部分 重点详解


第一节 所有制结构的内涵和依据

  一、 所有制结构的内涵

     (一) 什么是生产资料所有制

     生产资料是指人们在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的总和,它是人们从事物质资料生产所必须具备的物质条件。

     生产资料所有制是指人们在生产过程中对生产资料的关系体系,它包括对生产资料的所有、占有、支配和使用的关系

     所有权是一种归属关系,所有者对其所有的生产资料可以自由地处置,如出售、转让或自用等;

     通常人们把占有权、支配权和使用权统称为生产资料的“经营权”。

     一般说来,所有权决定经营权,有什么样的所有权就必然要求有与之相适应的经营权,但经营权对所有权的巩固和发展又有一定的反作用。生产资料的所有权与经营权既可以统一,又可以分离。在现实经济生活中,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关系主要有以下两种基本情形:一种是所有权和经营权统一于一个主体,即生产资料的所有者同时也就是生产资料的经营者;另一种是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即生产资料的所有者不直接经营这些生产资料,而经营者对这些生产资料又不拥有所有权,两权分离后,生产资料所有者可以凭借其对生产资料的所有权获得相应的经济利益,经营者也可以根据自己的经营绩效获得相应的经济利益。

     生产资料所有制是生产关系的基础,它和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社会再生产的各个环节都有着内在的密切的联系。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性质决定着劳动者同生产资料相结合的社 会方式,决定着人们在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从而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任何社会的性质,都是由占统治地位的生产资料所有制性质决定的。 人类社会发展至今,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基本形式主要有私有制和公有制两种。 公有制是生产资料为劳动者共同所有的形式。人类历史上公有制的形式主要有两种,即原始公有制和社会主义公有制。 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基础,也是社会主义最核心的经济制度     

    (二)、什么是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

    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简称所有制结构。它是指各种所有制形式在社会经济中所占的比重、所处的地位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在任何一个社会,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都不是单一的,但其中占统治地位的所有制形式决定该社会经济制度的性质。资本主义私有制决定了资本主义社会的性质。同样,社会主义公有制决定了社会主义社会的性质。


    (三)、评价所有制结构优劣的标准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评价一个社会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的优劣,不能从人们的主观愿望 出发,以一个抽象的标准来加以衡量,而应当以是否适应生产力的性质,是否有利于生产力 的发展为标准。生产资料所有制是生产关系的基础,根据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性质的 规律,凡是适应生产力性质的所有制结构,就必然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因而也就是优越的 所有制结构。反之,凡是不适合生产力性质的所有制结构,必然不利于甚至阻碍生产力的发 展,因而就不是优越的所有制结构
  二、 我国所有制结构的历史沿革:

  三、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有制结构形成的依据:

    (一)“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形成的客观依据

    首先,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是由我国现阶段生产力结构的状况决定的。所谓生产力结构,是指不同发展水平的生产力之间的相互配置。生产力结构决定所有制结构的涵义是:社会总体生产力结构决定社会总体的所有制结构;社会生产力结构内部不同的生产力水平决定社会总体所有制结构内部不同的所有制形式和经济形式。

    其次,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是建立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客观要求。

    再次,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也是由我国其他经济条件决定的。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有制结构的特点

    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有制结构的总体特点。它是与我国现阶段生产力发展的状况和特点相适应的,是质的规定性和量的规定性的统一

    从质的规定性看,这种所有制结构是社会主义性质的。因为在所有制结构中,公有制是主体,占据统治地位,代表了整个社会所有制发展的趋势;国有经济是主导,它掌握着关系国计民生的经济命脉,是社会主义经济赖以建立、巩固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在整个国民经济中起领导作用;集体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与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有着密切的联系,对于满足人们多样化的需要,增加就业,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从量的规定性看,各种所有制经济之间客观上存在一定的比例关系。 这种所有制结构不仅可以发挥各种所有制经济的独特作用,而且还可以取得它们互相联合、互相竞争所产生的综合效应。  
 
第二节 公有制经济及其改革

  一、 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一)为什么必须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社会最根本的经济特征-也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必须坚持的一个基本原则

    第一,在我国现阶段多层次的生产力格局中,社会化大生产占据主导地位,并且代表了整个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方向,社会主义公有制正是反映并符合我国生产力发展要求的最基 本的形式 。

    第二,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的本质特征,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最重要的基础。

    第三,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掌握着国民经济的命脉,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主要物质基础。

    第四,坚持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是保证非公有制经济为社会主义经济服务的决定性条件。

    第五,坚持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是我国劳动人民在政治上当家作主,在经济上共同富裕的物质基础。

    总之,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坚持改革的社会主义方向,就必须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坚持以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巩固、完善和发展为归宿

   (二) 如何科学理解公有制为主体

    第一,公有制为主体是就国民经济总体而言的,应该看它在社会总资产中的比例和所提 供的国民生产总值及国民收入是否占优势 。

    第二,公有制为主体,不仅要有量的标准,还要有质的标准。从量上看,公有制经济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必须占绝对的优势;从质上看,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的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其控制力和竞争力得到增强,这是公有制占主导地位的重要标志。

    第三,公有制不能局限于原来的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这两种形式
  二、 我国公有制经济的实现形式。

     (一) 公有制经济的基本形式

    1. 全民所有制经济。

    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是与社会化大生产相适应的全体劳动人民共同占有生产资料的一种公有制形式。

    全民所有制与其他所有制相比,具有以下特点:第一,生产资料由全社会范围内联合起来的劳动者共同所有;第二。全体劳动者在生产资料所有关系上是平等的,都是生产资料的主人,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直接结合;第三,全体劳动者作为一个整体,共同拥有生产资料,任何集团或个人都不得瓜分它,或将其占为己有。

    全民所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社会居主导地位的公有制形式,是我国国民经济的主导力 量。它掌握着国民经济的命脉,控制着社会生产和流通,对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保证整个国民经济的稳定发展起着决定作用;是社会主义制度赖以建立、珊固和发展的物质基础。

    这种作用具体表现为:第一,它拥有雄厚的经济实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是促进社会主义再 生产不断扩大的物质基础;第二,它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资金积累的最重要的来源;第三,它是保障集体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沿着社会主义方向前进的前提条件;第四,它是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主要经济基础,是巩固人民民主专政的重要保障。总之,全民所有制关系到社会主义制度巩固和发展的根本问题,在我国现阶段的所有制结构中,必须坚定不移地坚持全民所有制的主导地位   

     2. 集体所有制经济

     集体所有制,是部分劳动群众共同占有生产资料的一种公有制形式,是我国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又一基本形式

     它们的区别主要表现为生产资料公有化的范围和程度不同。集体所有制不是社会全体劳动者在全社会范围内共同占有生产资料,而是部分劳动者在一定集体范围内共同占有生产资料。这就决定了集体所有制经济单位可以完全支配自己的生产资料和产品,从而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完全独立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

     我国农村集体经济是农村社会主义经济的基础.其主要包括农业中普遍实行的以双层经营为特征的家庭承包经营制和乡镇集体企业等。    

     (二) 公有制经济的其他实现形式

    1. 股份制经济。

    股份制是现代企业的一种资本组织形式。一般包括两种:股份有限公司和有限责任公司。

    股份制是生产社会化和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

    股份制产生于资本主义.但不是资本主义的专利。它作为同社会化大生产相适应的企业组织形式,可以包容不同的所有制形式和经营方式。

    股份制经济与其他所有制形式相比较,具有许多特点和优势:第一,产权关系清晰,有利于企业资本的有效运营。第二,实物资产与价值资产分离,有利于企业规模的扩张和经营的稳定。第三,实行有限责任制度,降低了企业的投资风险。

    实践表明,我们可以利用股份制推动国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缓解国有大中型企业发展中资金短缺的矛盾,促进国有资产的优化配置和重组。通过股份制改革,促进国有财产组织方式趋向多样化,实现国有企业投资主体多元化和国有企业组织形式的多样化,推进企业制度创新和经营机制转换。股份制改革提高了我国国民经济的市场化、社会化和国际化程度.也巩固了国有经济的主导地位。股份制改革促进了政企分开,推动了政府管理经济方式的改革。
  

     2. 股份合作制经济

     股份合作制经济是采取了股份制一些做法的合作经济,它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集体经济的一种新的组织形式。

     一般来讲,股份合作制经济具有如下基本特征:第一,资本合作和劳动合作的有机统一。第二,劳动民主与股份民主相结合。第三,盈利性和互助性相互兼顾。第四,按劳分配和按资分配同时存在。股份合作制企业的劳动者取得收入存在两种途径:一是工资收入,二是资本收入

     股份合作制采取了股份制的一些做法,但同典型的股份制又有本质上的区别。股份合作制与股份制的主要区别是:第一,股份合作制经济是劳动合作与资本合作的有机统一;而股份制经济仅仅实行资本的合作。第二,股份合作制企业是劳动民主与股份民主相结合,是劳动支配着资本;而股份制企业则是资本支配着劳动,劳动者没有重大问题的决策权,只有股东大会及其董事会才能决定一切。第三,股份合作制企业劳动者的收入是按劳分配与按资分配同时并存,劳动者除了劳动收入外,还可以按照人股资本的多少获取股份收入;而股份制企业劳动者在获得工资以后,全部的剩余价值归属投资的股东所有和支配第四,股份合作制企业的产权结构具有内部封闭性的特点,外部人员一般不得投资入股;而股份制企业的产权结构则具有开放性的特点,它可以吸收企业外投资者入股,并须定期向外公布企业的信息,受到体外监督

     实行股份合作制,落实了企业资产经营责任制,提高了职工对企业资产的关心程度和风险意识,增强了企业的凝聚力,调动了职工的积极性;实行股份合作制,促进了政府职能的转变和政企分开,加快了企业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法人实体和市场竞争主体的过程;实行股份合作制,为企业开辟了一条新的融资渠道,促进了企业的技术改造、机制转换和企业管理的改进,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实行股份合作制,对发展地方经济、增加财政收入、保障职工就业和保持社会稳定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三、 公有制经济的改革和完善

  (一) 把国有企业改革同改组、改造、加强管理结合起来

   所谓“改革”,就是进行企业制度创新,着眼于经营机制转换,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使国有企业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法人实体和市场竞争主体,为新体制的建立奠定基础;所谓“改组”就是调整不合理的产业结构、企业组织结构、产权结构等,促进存量资产优化配置,实现专业化生产和规模效益,从整体上提高我国企业特别是国有大中型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所谓“改造”,就是加大企业技术改造力度,加快企业技术更新步伐,提高企业技术素质和装备水平,促进企业现代化,提高企业劳动生产率,增强发展后劲,增加实力;所谓“加强管理”.就是要强化企业生产、质量、成本、销售.财务、经营、技术设备、职工队伍等各方面、各环节的管理。形成一套完备、科学的组织结构、管理体系和规章制度。

  (二) 要着眼于搞好整个国有经济,对国有企业实施战略性改组

   所谓“战略性改组”,就是通过国有资产的流动和重组,在适当收缩国有经济战线的前提下,集中力量加强国家必保的行业和企业,改善国有资产的配置结构和国有企业的组织结构。使国有经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更好地发挥作用。其目标包括两个层面:一是收缩战线,加强重点,优化国有经济的布局结构,通过适当减少国有经济介入的行业和企业,达到集中力量、保障重点、提高效率、增强竞争力的目的。二是实现国有企业股权多元化,推进国有企业经营机制的转变,可以通过将国有独资企业变成国有控股、国有参股企业,也可以在国有独资的企业中,将单一国有股东变为多元国有法人股东。这有利于在国有企业中建立有效的治理结构,使国有企业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富有活力的微观主体

第三节 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

  一、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党的十五大对非公有制经 济地位的重新定位,也是有关非公有制经济地位问题上的沉痛教训和成功经验基础上的一次思想理论上的重大突破。这个过程大致经历了从“对立”、“补充”到“共同发展”三个时期。
    第一个时期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这个时期强调绝对公有,排斥其他经济形式。 在“左”的思潮影响下,“对立论”顺理成章地发展为“消灭论”。第二个时期是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党的十五大召开之前。这个时期对非公有制经济主张“补充论”,即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必要的有益的补充,非公有制经济得以重现生机并得到快速发展。第三个时期是党的十五大以来。党的十五大明确指出,“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首先,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决定的。其次,非公有制经济与市场经济有着天然的联系。第三,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是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直接推动力。第四,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有利于解决现实生活中产生的许多问题,对满足人们多样化的需求,增加就业,缓解就业压力,增加税收,解决我国资金不足的矛盾,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等具有重要作用。第五,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符合产业结构变化趋势的要求。总之,公有制经济已经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有机组成部分,它将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长期共存。

  二、 非公有制经济的具体形式

     1. 个体经济
    个体经济是指在劳动者个人占有生产资料的基础上,从事个体劳动和个体经营的小私有制经济
    具体来说,发展个体经济的积极作用在于:有利于充分利用零星、分散的生产资源,有利于为闲散和新增劳动力提供广泛的就业机会,为解决严重损害公有制经济效率的隐性失业提供了一条重要门路,有利于使社会闲散资金用于生产经营,有利于发挥其分散、灵活、多样的优点以满足人们多方面的需要,有利于增加劳动者的收入,改善人们的生活。
   
    现阶段,我国个体经济的经营机制具有以下特点:一是具有较强的生产经营动力机制。二是具有竞争与风险的压力机制。三是具有快速决策和追求决策正确的机制。四是具有灵活多变、填补空白的生存本领   

     2. 私营经济

    私营经济是指生产资料归私人所有,存在雇佣劳动关系的私有制经济。我国现阶段的私营经济具有下述基本特征:第一,生产资料归私人企业主所有,生产经营全过程完全由企业主决策和调控,企业经营目标是追求利润最大化。第二,生产经营过程以雇佣劳动为基础,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的结合只能通过雇佣关系来实现,雇主对雇工的生产活动有绝对支配权。第三。企业主凭借其对生产资料的所有权,无偿占有雇工创造的剩余价值,存在着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因而私营经济具有资本主义性质。但是,我国现阶段的私营经济又不同于一般资本主义企业,它是在公有制为主体的条件下,受国家宏观调控和法规约束的私有制经济。

    私营经济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发展最快的经济形式,是国民经济中新的经济增长点,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的过程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其主要表现在:第一,发展了生产,增加了社会财富,有利于综合国力的增强,对经济的持续增长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第二.增加了国家的财政收入,扩大了地方财源,支持和推动了公益事业的发展;第三,扩大了就业门路,有力地支持了城市的再就业工程,实现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第四,繁荣了市场,活跃了城乡经济,方便了人民生活;第五,有力地推动了国有企业的改革,促进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形成;第六,私营经济的发展还培养和造就了一批经营管理人才。

    私营经济作为市场主体之一,其经营机制有自身的一些特点:一是具有明确和较强的动力机制和市场导向机制;二是具有完全独立和效率较高的决策机制;三是具有自负盈亏的硬预算约束机制

    3. 外资经济

    所谓外资经济,是中外合资企业、中外合作企业和外商独资企业的统称,也叫“三资企业”。因此,“三资企业”的发展,对于我国现代化建设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一是弥补了国内资金的不足,加强了国民经济薄弱环节的建设;二是促进了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的调整,使我国的经济结构得到了改善;三是引进了国外先进的技术、人才和管理经验.培养和锻炼了一批干部;四是扩大了就业机会,丰富了市场供应,增加了财政收入,繁荣了地方经济;五是有力地推动了公有制经济,特别是国有企业的改革,极大地促进了我国生产力的发展。 与一般企业相比较,我国现阶段的外资企业还有一些自身的特点:第一,企业的外向型 程度更高。它更多地面向国际市场,并接受国际市场的调节,能随市场的变化而灵活变动。第二,享受国家的政策更优惠。包括比一般企业具有更优惠的税收和外汇的使用、支配等。第三,管理更规范科学。
    

  重点习题讲解:

    多项选择题:

     1.人类社会至今为止,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基本形式主要有( )。

      ①混合所有制 ②私有制 ③公有制 ④全民所有制 ⑤集体所有制
 
『正确答案』②③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意义在于( )。

     资本合作和劳动全作的有机统一 ②劳动民主与股份民主相结合 ③盈利性和互助性相兼顾 ④按劳分配和按资分配同时存在 ⑤企业内部职工和企业外部人员共同参股
 
『正确答案』②③④
     

     3.我国现阶段非公有制经济的具体形式主要有( )。

     股份合作制经济 ②个体经济 ③私营经济 ④外资经济 ⑤混合经济
 
『正确答案』②③④
     

   本章小结

    通过本章学习,读者应该了解我国目前所有制结构的总体特点,从而在改革实践中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的改革方向。在学习中,应掌握本章涉及的一些基本概念,懂得评价一种所有制结构优劣的标准,了解我国所有制改革经历的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有制结构形成的客观依据、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公有制为主体的原因、公有制经济的实现形式、深化公有制经济改革的基本思路、非公有制经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挤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我国现阶段非公有制经济的具体形式等